|
|
人民幣加速升值: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的最佳工具
人民幣匯率的走勢,歷來受到國內和國際兩方面因素的影響。未來,升值的內外部壓力會依然持續(xù),加速人民幣升值是解決中國經濟內外失衡和維持國內宏觀經濟穩(wěn)定的必須手段,也是下階段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的最佳手段。
日積月累的人民幣升值壓力并沒有得到釋放
從內部看,人民幣升值的最終壓力來自于兩方面。其一,貿易品部門長達十多年的持續(xù)、快速技術進步帶來了出口競爭力和進口替代能力的持續(xù)提升,這構成了人民幣升值最原始、最有力的持續(xù)升值壓力;其二,諸如醫(yī)療、衛(wèi)生、環(huán)境、教育、公共交通等多方面的非貿易品提供受到體制方面的嚴重制約,原本應該流入這些部分的資源無法進入,轉而流向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貿易品部,這進一步加劇了出口和進口替代生產能力的擴張,同時也加劇了外匯市場供求基本面的失衡和人民幣升值的內部壓力。
從外部看,除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fā)達國家所施加的政治壓力以外,美元自2002年以來的下挫同時也促成了人民幣貿易加權匯率的貶值,這對于本來就處于升值壓力的人民幣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面臨內外兩方面的重重壓力,過去兩年,雖然人民幣對美元年升值率大約在3.7%,但是考慮到美元貶值的影響,以綜合衡量人民幣匯率的貿易加權匯率衡量,當前的人民幣匯率甚至比2000年的匯率還要低2%。由此,我們不難判斷,過去長達十多年日積月累的人民幣升值壓力遠未得到緩解。
未來人民幣升值的內外壓力依然嚴峻
除了來自過去積累的升值壓力。未來階段,貿易順差仍將對人民幣升值構成持續(xù)壓力。受美國房地產市場低迷和經濟放緩的影響,中國出口可能會受到一定負面影響(這在8月份中國出口商品訂單下降和秋季廣交會上出口簽約額下降已經有所體現),但這并不一定意味著貿易順差的大幅下降。支持我們判斷的主要依據是:(1)從勞動生產率來看,來自出口和進口替代部門的技術進步還有很大余地,創(chuàng)造貿易余額背后的趨勢性動力沒有改變。(2)從以制造業(yè)為代表的貿易品部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來看,過去一年的制造業(yè)投資自2006年底又開始出現上升趨勢,且拉大了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的距離。這說明,我國在貿易品/非貿易品生產的資源配置格局上還沒有出現好轉,資源依然集中涌向以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為代表的制造業(yè)部門。這些投資所積累的生產能力必然反映在國際市場上,在需求負面沖擊的影響下,我們可能看到出口商品價格下降,而數量還在增長,總的出口價值出現嚴重下跌的可能性很小。(3)加工貿易在中國占據較大比重,出口減少同時也會帶來某種程度的進口減少,對貿易順差減少的影響有限。(4)國內總需求水平在明年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下調(今年有過熱現象),進口增速會受到影響,這進一步減少了對凈出口的負面影響。
資本項目下的資本流入還沒有出現逆轉跡象,巨額資本流入同樣對人民幣升值構成壓力。美元走弱、人民幣升值預期以及國內資產價格的普遍上漲成為吸引短期境外資本流入的主要動因。未來階段,前面兩項因素沒有太大疑問,不確定之處在于國內資產價格。造成資產價格趨勢性上升的原因除了企業(yè)基本面因素之外,尤其突出的還有負真實利率。如果真實利率得到糾正,國內資產價格也會在趨勢上進行調整,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境外短期資本喪失對中國資產的吸引力,尤其是在人民幣升值的強烈預期之下。
除了來自國際收支的壓力,美、日、歐以及IMF等國際基金組織會在政治上對人民幣升值帶來壓力。根據目前中國國際收支的嚴重失衡局面,IMF很有可能將中國列入匯率嚴重失衡國家,并由此為美國國會對中國施壓增添砝碼。新一輪的美元下調過程中,歐元大幅度調整的余地已經不大,以人民幣和日元為代表的亞洲貨幣將成為重點調整對象。
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的最佳手段
從過去經驗來看,來自經濟和政治方面的壓力并不必然構成人民幣貿易加權匯率的加速升值。是否加大人民幣匯率調整力度,除了匯率的壓力以外,關鍵還要看國內宏觀經濟的總體形勢,以及匯率政策在眾多宏觀調整政策中的比較優(yōu)勢。我們認為,就目前階段來看,加速人民幣升值依然是眾多貨幣政策手段中最有效的調控手段,它的積極作用不僅是解決當前宏觀經濟穩(wěn)定所面臨的根本性難題,還在于推進中國經濟持續(xù)的平衡發(fā)展路徑。
當前的宏觀經濟比較突出的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經濟結構失衡,二是通脹有所抬頭、資產價格存在泡沫。結構性問題,對內表現為工業(yè)和服務業(yè)的發(fā)展失衡,對外表現為貿易順差的持續(xù)擴大,這其實是一個問題的不同表現方式,根本原因在于過去的體制和政策造成了貿易品部門與非貿易品部門不合理的資源配置。解決結構性問題,首先就是要積極發(fā)揮匯率價格杠桿在調節(jié)產業(yè)間資源配置的作用,通過價格手段引導更多資源流向非貿易品部門。就目前情況而言,即是要求人民幣盡快恢復到合理均衡水平上,人民幣需要加速升值。
通脹抬頭和資產價格泡沫離不開當前過多的流動性。求解當前貨幣當局所面臨的流動性過剩難題,其實也是求解正確的市場價格,就目前情況而言,最突出、最迫切需要調整的價格還是匯率。
最后,還需要強調一點的是,目前反對人民幣大幅度升值的最主要理由是即使人民幣有了較大幅度的升值,比如10%~15%,貨幣升值壓力也并不會因此消失。從以往經驗上看,這種預測很可能成為現實。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匯率調整無效,這只是說明消除貨幣升值預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需要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完成。完成這個艱巨任務的第一步,就是要讓現實中的匯率與經濟基本面相符,否則,升值預期只會愈演愈烈。還有,必須明確調整匯率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消除貨幣升值預期,調整匯率還有更重要的作用,即理順國內產業(yè)間資源配置結構,推動中國經濟走向更加平衡、持續(xù)的發(fā)展路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