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外匯儲備,但依然是全世界尚未開放的外匯市場,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是死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稱,該機構已經派出團隊前往北京開展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技術評估。推動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的市場預期再度升溫。然而,從國際規(guī)范和國際規(guī)則的角度觀察,目前對于人民幣加入SDR的市場情緒偏激、渲染過度。
其實剛剛經歷的我國上證指數(shù)被延緩進入MSCI指數(shù)就是人民幣一個很好的鏡鑒。
人民幣進入SDR的目標和宗旨是啥?一方面是體現(xiàn)自己貨幣的信譽與影響,另一方面是促進國內外的發(fā)展與改革。但是從貨幣專業(yè)層面看,我們準備不足依然存在。
2001年我國因為外貿崛起被接納為WTO成員,隨之人民幣的影響得到強化。加之2005年的我國匯率制度改革,進一步促進和增強了人民幣市場化的形象與影響;仡欉@段歷史的思考就在于我國的外貿現(xiàn)在如何?目前我國的外貿不僅已經不是經濟的主動力,反之在進一步拖累經濟的發(fā)展,外貿指標增長已經日落西山,外貿企業(yè)面臨生存危機。我國廣交會的窗口被冷落就是一個有力的例證。
所謂國際化指標第一條線就是貿易結算數(shù)量與規(guī)模,我們似乎有結算的規(guī)模與數(shù)字,但貿易實體的貢獻度與影響力實在是在退化與下降,中國制造“世界工廠”已經不斷在讓位于墨西哥、印度、越南等國家和地區(qū)。
此外,匯率制度的改革始終沒有到位,參考一籃子貨幣一直是空白,并且主要結算依然過度集中人民幣和美元之間。
目前,我國尚未有真正意義上的外匯市場,外匯市場的概念局限在銀行間的外匯市場,進而我國與國際的差異表現(xiàn)在于:國際外匯概念不包括人民幣,我國外匯概念包括人民幣。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外匯儲備,但依然是全世界尚未開放的外匯市場,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是死結。
而且,人民幣如果進入SDR,將面臨四大自由兌換貨幣也是主導貨幣的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難道不尷尬嗎?在自己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強行推進會有很大風險。因為目前國際市場投機性很強,人民幣已經是投機的重要目標,我們應該對此保持清醒。
國際貨幣體制美元一直獨霸是一個現(xiàn)實,目前的人民幣并不具備預期挑戰(zhàn)、抗衡的能力與水平。人民幣當下高估自己的行為嚴重,跨越式的發(fā)展思路混亂,尤其是不顧及國際標準與要求,甚至期待過于膨脹,這已經使得自己的發(fā)展有點亂了方向。
任何一個貨幣自由兌換或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都必須遵循從內到外、從國際到國內、先在岸后離岸的先后順序與原則。
人民幣加入SDR之后的角色將會非常尷尬。因為人民幣的國際化與美元的全球化是針尖對麥芒的競爭關系,明顯是在挑戰(zhàn)美元的霸權制度,但人民幣還遠遠沒有到挑戰(zhàn)美元霸權制度的時候,F(xiàn)階段的人民幣最重要的還是在強勢的美元下如何生存、發(fā)展和壯大。
人民幣走向國際市場的時候,定位要準確,發(fā)展的路徑和思路要專業(yè)化。對于加入SDR的問題不要過于樂觀和期待。
當前我們應該盡快在人民幣匯率制度比較健全的情況下去討論外匯市場的很多工具和方式方法,比如參考一攬子匯率,向世人展示出我們有多少幣種,幣種的權重有多少等,這樣改革才能務實有效地去推進,使人們感到金融改革的進程是非常踏實地在運行。